2019年,经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下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拟试点建设首批20个左右产教融合城市。2020年,《广东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印发,明确支持我市试点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城市并组织开展省级试点。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试点城市名单,我市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南方电网、南方航空、白云电器、广州数控等4家广州企业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根据国家、省的试点要求,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广州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城市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8月24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0月19日通过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12月15日正式印发实施。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改革试点。党中央、国务院把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广州实施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
一、《试点方案》主要内容
《试点方案》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提出建设广州产教融合发展轴,打造北部、中部、南部三个产教融合聚集区,依托价值创新园区等打造产教融合发展的多支点格局,构建“一轴三区多支点”产教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并明确到202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第二部分“试点改革任务”,从完善产教融合发展和资源布局、健全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等八个方面推进全市产教融合试点改革。第三部分“试点重点工程”,重点推进产教融合人才提升工程、试点引领工程等四个工程的实施。第四部分“试点支持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土地要素保障、产业和教育等四个方面明确了我市建设产教融合城市的支持政策。第五部分“组织实施”,提出了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试点管理、优化发展环境等三方面的要求。同时《试点方案》附列了试点改革清单、试点政策清单、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并明确了责任部门,作为《试点方案》实施的抓手。
二、《试点方案》特点亮点
一是试点标准要求高。《试点方案》要求到2025年,建设培养10个以上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产教融合型行业、400家以上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形成国内产教融合改革、政策“双高地”,打造试点城市“广州标杆”。其中,我市不单独设立产教融合型企业标准,对照省级标准实施,400家以上企业将占全省目标的40%。二是改革任务措施全。全市产教融合试点改革清单将八个方面的试点改革任务以及四大试点重点工程进行分解,形成41个小项任务,比省实施方案要求的多18项。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大。要求积极争取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土地要素、产业和教育等方面创新增加我市的支持政策,全市产教融合试点政策清单列出34条政策,比省实施方案的政策多14条,对我市产教型企业、试点企业以及重大项目实施组合式激励。四是重点项目支撑强。《试点方案》重点项目清单梳理出了“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的三大类型75个产教融合项目,包括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类项目、产教融合产业园区类项目等3类项目。
三、下一步目标和措施
《试点方案》明确,依托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广州产教融合发展轴,打造北部、中部、南部三个产教融合集聚区,依托价值创新园区等打造产教融合发展的多支点格局,构建“一轴三区多支点”产教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到2025年,建设培养10个以上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产教融合型行业、400家以上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成立足国家中心城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产教融合示范城市,形成国内产教融合改革、政策“双高地”,打造试点城市“广州标杆”。
下一步我市将强化统筹协调,科学谋划布局,积极探索,坚持先行先试,推动改革创新,提高产教协同育人和创新能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产教融合协调发展格局。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资委等部门建立产教融合试点工作协调机制,负责统筹推进试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职能的试点组织实施工作。各区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深入落实产教融合整体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落实主体责任,将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事、责任到人,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区域内产教融合试点工作。我市将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聚集制造业发展需求,同步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先行先试,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企业,着力规划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创新平台、特色园区,重点抓好试点方案问题清单改革、政策清单落实,聚力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全国产教融合发展探索新做法、新经验、新模式,焕发老城市新活力,为国家推进产教融合工作提供实践样本。
四、已开展的工作及成效
(一)积极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相关项目建设,组织申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二是做好我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由我市建设培育并已纳入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储备库企业324家,占全省37%。三是推进成立广州市产教融合行业协会,组建广州产教融合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构建市场驱动的产教融合服务机制,开展产教融合服务工作。推动产教融合对接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进政策落地落实。四是支持黄埔区开展省的产教融合型县级试点,向省推荐黄埔区为省的产教融合县级试点城市。在黄埔区开展 “广州市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甄选高校优质特色专业组团与有关重点企业合作办产业学院,首批建设区块链、智能制造等7个产业学院。
(二)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按“一中心、三区、七点”布局,推进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体系,具体包括一个公共实训中心主基地,番禺、南沙、广州开发区三个区域分基地,以及市属七所技师院校分基地,总建设规模达21万平方米,总投资超20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同时提供约2万个实训鉴定工位。目前,“一中心、三区、七点”已相继建成投入运营。
(三)深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深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一是推进政企共建高校,如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联合共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二是推进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已形成22个特色专业学院,校企联合共建了智能装备制造、物联网等22个特色专业学院、10个校企合作示范学院,其中,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相关企业,成立了两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三是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校企紧密合作实施人才培养。全部高等职业学校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4所高等职业学校纳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四是推进集团化办学,11所中高职学校成立18个职教集团(联盟),4个职教集团入选省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标准共建、人才共培、资源共享。
(四)推进产教协同创新。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结合广州价值创新园区建设,积极创建“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推动形成龙头企业、优势高校、合作科研院所等多方合作复合型平台。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聚焦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健全专业与产业的联动发展机制,推动院校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