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市科学研究计划的导向作用,支持和强化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鼓励金融资金、民间资本以及企业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深度参与国重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双链深度融合,根据市科技局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部战区总医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7家单位分别签署的《市校(院)企联合资助项目合作协议》有关内容,现启动2023年度广州市基础研究计划市校(院)企联合资助项目(第二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方式
本专题项目纳入全过程管理简政放权改革试点,按《广州市科技创新发展专项项目全过程管理简政放权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有关规定,由项目申报单位按照申报指南自行申报,通过广州科技大脑(https://gzsti.gzsi.gov.cn/)填报项目申报书并提交有关申报材料;经纳入全过程管理简政放权改革试点的项目组织单位遴选推荐,市科技局按程序审核确定后,符合条件的予以立项。
二、支持项目类型和领域
本专题支持设立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一)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按照相关协议,支持企业面向广州市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科技进步为目标,在应用科学领域,以及研究手段主要以理工科为主的交叉学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高校、医院在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以及研究手段主要以理工科为主的交叉学科进行原始性创新、前沿探索性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军事学及其他软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不在本专题支持范畴。
(二)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按照相关协议,支持高校、医院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要任务,结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科技创新的规划布局,按“择优、择重、择需”的原则,在具有良好研究基础和实验条件的优势学科方向,自筹经费新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
三、申报要求
(一)本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面向对象。一是面向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单位。二是面向南部战区总医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二)“市校(院)企联合资助项目”由相关的“组织单位”负责项目的遴选、过程管理和验收等工作。一是与大学、企业联合资助项目的组织单位为申报单位所属大学和企业。二是与医院联合资助项目的组织单位与申报单位一致,均为该医院。
(三)项目负责人应为申报单位工作人员,年龄不超过60周岁(指项目负责人应为1962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两院院士不受年龄限制。项目负责人应为项目实施期内在职,熟悉本领域国内外科技和市场发展动态,具有本领域的工作经验,是实际主持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并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组织项目按计划进度实施。在职公务员、退休人员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
(四)申报单位、合作单位及项目负责人未在科研诚信惩戒期内。
(五)申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除满足以上条件外,还需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 实验室建设内容具有前瞻性,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思路清晰,近、中、远期任务和目标合理。研究方向符合国家、省、市、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
2. 具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和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鼓励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参与实验室建设。科研团队应有固定在职研究人员,学术带头人需为正高职称。科研团队近三年(2019—2021年)有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工作经验。
3. 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环境,科研实验室使用场地较集中,场地面积和科研仪器设备(含软件)满足科研实验活动需要,具备规范的实验室运行管理规定。实验室仪器设备提供对外服务。
4. 有较强的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有较强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科研团队近五年(2017—2021年)在国内或省、市内相关方向和领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利、省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等)。
(六)组织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上述条件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
四、申报限制
(一)该专题项目申报可不受市科技计划在研项目数量限制,同一项目不得申报不同的科技计划类别,已获得国家级、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或市级其他部门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再次申报。
(二)高校、企业等申报单位所属二级单位驻地不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的,不得申报本项目,并由各组织单位负责审查。
(三)组织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上述条件基础上提出其他申报限制要求。
五、申报和推荐材料
(一)申报材料要求。
1. 申报项目需按要求在广州科技大脑注册完善个人信息,并填报项目申报书;其中注册完善个人信息需将相关证明材料按相应要求签字盖章后,再扫描上传。证明材料一般应包括:
(1)申报单位法人资质证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如已三证合一,则仅需提供注明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单位法人资质证照。
(2)项目负责人身份证件复印件、资质材料(学历学位、职称材料)。
2. 申报项目应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核实后,对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记录不良信用并通报,已获立项的作取消立项或实施终止处理。
(二)推荐材料要求。
1. 项目组织单位在组织评审后,应向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提交不超过前期已报送市科技局的推荐立项项目数量限额表上限的拟立项建议清单。
2. 拟立项建议清单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支持经费强度(含市〔区〕财政科技支持经费、共建单位支持经费)等。各组织单位应于2022年9月2日前提交拟立项建议清单。
3. 市科技局将对组织单位推荐的项目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及时反馈组织单位。针对未通过审核的项目,组织单位5个工作日内在广州科技大脑报送补充推荐项目,并书面提交补充推荐项目清单。
(三)遴选工作总结。
推荐工作完成后,组织单位应按要求在年度工作报告中将项目征集与遴选工作方案、项目遴选工作总结(包括专家名单、专家意见、公示情况)等进行披露,并将相关文档资料原件扫描后上传广州科技大脑。
六、申报与推荐程序
(一)申报单位注册。申报单位进入广州科技大脑按要求完成单位用户注册(新开户);已有单位用户账号的,不需另行注册。
(二)单位和申报人信息维护。单位用户登录广州科技大脑,完善录入单位信息基本情况。申报人根据需要自行注册账号,完善个人信息。
(三)项目申报。申报人登录广州科技大脑,选择相应的科技计划(专题)类别,在线填写申报材料后,提交至申报单位审核。
(四)申报审核。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查,确保申报质量,通过后提交至对应的项目组织单位。
(五)遴选和推荐。项目组织单位在组织评审后,应对拟推荐项目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通过广州科技大脑向市科技局推荐拟立项项目。
七、支持方式及支持强度
按照事前资助方式,项目立项后一次性拨付。高校、医院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强度介于20万—200万元/项,企业开展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原则上每个项目支持强度不低于50万元;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资助强度一般不低于100万元/项。项目经费按照各单位科技项目资金管理规定执行;鼓励各单位参考实施经费使用管理“包干制”。
八、实施期限
项目周期2年。项目起始时间为2023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
九、申报时间
申报单位网上申报开始时间为2022年8月22日9:00;网上申报提交截止时间由各项目组织单位根据项目遴选时间进度自行拟定。项目组织单位网上审核推荐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9月2日18:00。
十、注意事项
(一)申报项目需符合本通知中规定的申报基本条件和其他相关要求。
(二)广州科技大脑中申报书“申报单位基本情况”的相关内容从单位信息模块中自动读取,请各单位在申报项目前,尽早登录(注册)广州科技大脑填写完善。
(三)应合理安排项目申报书填报、网上审核推荐和材料提交时间,避免出现在项目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到期前广州科技大脑网络繁忙耽误申报及推荐。
(四)在广州科技大脑提交申报材料后应留意项目状态,并注意提醒项目组织单位及时审核推荐。
(五)项目申报受理和评审立项等信息可在广州科技大脑系统上查询。
(六)项目申报人及申报单位需自行承担包括知识产权纠纷在内的潜在风险。
十一、主管处室及联系方式
本项目主管处室为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联系人:李磊;联系电话:83124052、83124150(接听时间:工作日9:00—12:00、14:00—18:00)。
技术支持:83124114、83124194。
广州市科技大脑操作指引:https://gzsti.gzsi.gov.cn/pms/index.html#/news?type=czzn。
各申请人如对指南理解有不清楚之处,请在申请填报之前,务必与各组织单位提前沟通了解。各组织单位联络人: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8月20日